1. WLAN、WIFI与WAPI
WLAN是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在局部区域构建的网络,家庭或办公室里的无线网络就是一个WLAN。
注意,WLAN是一个网络的整体,而WIFI就是WLAN的一种常见的实现技术,基于IEEE802.11系列标准。
手机打开的WIFI图标点进去显式是WLAN,是因为手机使用了WIFI的技术,连接进了WLAN网络。
实现WLAN的技术除了国际通用标准WIFI外,还有我们中国国产标准WAPI。
WAPI应用于国内市场,采用更高级的加密算法,以满足本土用户的安全需求和法律要求。
大家可能会发现国行手机或国行系统的设置界面都会显式WLAN,而非国行手机系统则会显式WIFI。
主要原因就在于WLAN的实现包括各种无线局域网技术包括WAPI,而WIFI特指WIFI技术联盟制定的以IEEE802.11家族为核心的无线局域网技术。
总结:WLAN和WIFI的区别就是WLAN是一个整体的概念,而WIFI是具体的实现技术。
2. Bluetooth和Zigbee
Bluetooth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,用于设备间的近距离数据交换。
手机连接手机或者手机连接无线耳机蓝牙音箱,使用的就是Bluetooth蓝牙技术。
而Zigbee它是一种适用于低速率、短距离、低功耗的设备组网技术。
智能家居系统中,多个传感器之间的通信,通常就会使用Zigbee。
而Bluetooth和Zigbee之间的区别就是,蓝牙主要针对一对一或者少量设备之间的连接,而Zigbee通常用于组网。
它们的共同点就是,都是短距离通信技术。
3. 蜂窝网络和4G/5G
蜂窝网络是一种移动通信网络架构,将服务区域划分为类似蜂窝的多个小区,通过基站实现无线覆盖和通信。
蜂窝网络的特点是具有较广泛的覆盖范围,支持多种通信服务。
我们日常使用的手机网络,无论是在市区还是在偏远地区,都能通过不同的基站进行通信,就是靠蜂窝网络的原理。
4G/5G是蜂窝网络的不同代际技术,4G和5G都是蜂窝网络的一部分。
4. NB-IoT、COAP、MQTT、LORA
这些技术的共同点,都是致力于解决物联网中的通信问题,满足不同场景下设备的数据传输需求,都在推动物联网的广泛应用和发展。
NB-IoT是专为物联网设计的低功耗广域网络技术,它具有覆盖广、连接多、低功耗、成本低的特点。
适合对数据传输速率要求不高,但对覆盖和功耗敏感的物联网场景,如智能水表、远程数据传输、智能停车等。
COAP是轻量级的物联网应用协议,通常对资源受限的物联网设备而设计,它的简洁性和轻量级实现能够在小型设备上高效运行。
MQTT是常用的物联网消息协议,以发布/订阅模式工作,非常适合分布式物联网系统中的消息传递。
物联网传感器将数据发送到服务器,可能就会通过MQTT协议。
而LORA是长距离低功耗的广域网技术,可以实现远距离通信且功耗较低,不需要依赖运营商网络,可自建网络。